當前的位置:首頁>>新聞動態
家里老人突然“耍流氓”,小心,這可能是??!
發布者:寧波秦空科技   |   發布時間:2020-05-26   |   所屬分類:新聞動態   |   閱讀次數:3013


王大爺今年76歲,退休之前是一名高級老師,最近家屬發現王大爺行為怪怪的,出去和女同志交往的時候,總會做出一些超越正常男女界限的行為,搞得周圍的女同志都躲他遠遠的,背地里都說他老不正經。這讓王大爺的子女很害臊,王大爺一輩子教書育人,老了卻盡干流氓事。



微信圖片_20200526091940.png


而且王大爺喜歡從外面撿垃圾,各種塑料袋、玩具,看見啥撿啥,子女們怎么勸也不聽,只能把垃圾悄悄地扔了。子女們感覺王大爺是小腦萎縮、老年癡呆,就帶王大爺來神經內科就診。


微信圖片_20200526091949.png


在門診,通過問診,發現王大爺還有其他的怪異表現,不修邊幅,不刮胡子,也不愛刷牙,喜歡吃甜食,每天都要到甜品店買一份甜食,而且不給家里的孩子吃。有強迫癥狀,路上遇到廣告牌的時候,必須把廣告的內容看清楚才罷。


微信圖片_20200526091955.png



隨后王大爺完善了頭部核磁掃描、腦電圖等檢查,核磁共振可見王大爺的額葉、顳葉明顯萎縮。我告訴王大爺子女,初步考慮是額顳葉癡呆。

 

那腦萎縮、老年癡呆、額顳葉癡呆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QQ瀏覽器截圖20200526095116.png


腦萎縮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本身發生器質性病變而產生的萎縮。在CT或MRI檢查時,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小和腦室擴大。就和干枯的核桃一樣,變得不飽滿了,溝回變深了。


微信圖片_20200526092713.png


一般是老年人多見,可分為彌漫性腦萎縮及局限性腦萎縮。局限性萎縮一般是外傷、腦出血、腦梗死、腦炎等疾病的后遺癥。廣泛性萎縮多見于高齡、以及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如癡呆等。


微信圖片_20200526092718.png


一般說的腦萎縮指的是大腦萎縮,多由于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等導致的動脈硬化引起。但是小腦萎縮這個詞在老百姓腦海里根深蒂固。小腦萎縮多是一些特殊的變性病導致的,比如多系統萎縮癥等。

 

值得注意的是,腦萎縮可以見于正常老年人,不一定就是病態,所以不要看到CT和核磁共振報告上的腦萎縮就過度緊張。


QQ瀏覽器截圖20200526095411.png


癡呆是指進行性的認知障礙,可伴有人格障礙。癡呆不是一個病,是好多疾病共同的臨床癥狀??梢苑譃榧毙云鸩『碗[匿起病。急性疾病的癡呆,一般多由于血管性、感染性、中毒性因素引起,大多是有治療辦法;而隱匿起病的癡呆,大多都屬于變性病,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額顳葉癡呆,克雅病等。


微信圖片_20200526093325.png


QQ瀏覽器截圖20200526095609.png


老百姓通常用癡呆、腦萎縮來描述老年癡呆癥。臨床上以記憶障礙、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為表現。


微信圖片_20200526093540.png


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早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明顯,之后出現視空間能力下降,走路經常撞門,時間、地點定向障礙,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容易走丟。之后會出現情感淡漠,人格行為障礙,大小便失禁,甚至全面依賴照護者。

 

頭部核磁共振示腦皮層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等關鍵部位。


QQ瀏覽器截圖20200526095818.png


額顳葉癡呆,僅次于老年癡呆,是一種主要的早發性癡呆癥。額顳葉癡呆以人格和情感改變為早期癥狀,而記憶、視空間癥狀不明顯,或以進行性語言障礙(言語少,詞匯貧乏,刻板和模仿)為特征。



微信圖片_20200526093714.png


典型的額顳葉癡呆多表現為行為障礙。如不拘個人衛生及儀容;處理問題十分固執不化,缺乏靈活性;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口欲增強:過度飽食或/及對食品嗜好的變化;反復性運動行為:(反復拍打、強迫數數、反復自傷);無視法律行為,威脅和毆打、強奸、猥褻暴露。




微信圖片_20200526093814.png



所以有的時候遇到這樣的老人,可能不是大家經常想象的那樣,壞人變老了,可能是一種癡呆的表現。




↑上一篇:反反復復的幽門螺桿菌,到底該拿它怎么辦?

↓下一篇:成年人有什么疫苗值得打?這份『成年人疫苗接種指南』請收好

欧美专区 在线视频,欧美专区第44页,欧美专区第八页一区在线播放,欧美专区另类专区手机在线,欧美专区日韩专区综合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