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位置:首頁>>新聞動態
趙忠祥先生因癌去世!關于癌癥篩查,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發布者:寧波秦空科技   |   發布時間:2020-06-17   |   所屬分類:新聞動態   |   閱讀次數:1590


一代知名播音大師、央視原主持人趙忠祥先生于1月16日7:30在京去世,享年78歲。


該消息顯示,趙忠祥先生于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癥,已經擴散。


微信圖片_20200617111833.png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腫瘤治愈率的制勝法寶。但不幸的是,很多時候“早發現”都做不好,有許多病人一發現就是晚期。甚至

    有人半年前體檢還一切正常,但半年后卻被發現是癌癥晚期。


QQ瀏覽器截圖20200617111942.png


腫瘤標志物異常不意味著得了癌癥,得了癌癥腫瘤標志物也不一定異常。


腫瘤標志物在腫瘤確診上只有參考意義,我們為什么還要在體檢中做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因為在臨床中,不同的標志物,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那么為什么很多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了呢?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于中晚期了。

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癥治療。

                                               而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癥的原因。所以,雖然現在許多醫學專家都在呼吁科學防癌,可是過了這么多年,但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做預防。


QQ瀏覽器截圖20200617112422.png


世界范圍內,關于癌癥篩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經達成較廣泛的共識,也有相應的篩查指南或專家共識。下面分享以下8種常見癌的篩查方法。


















斯人已逝

希望大家可以嘆惋之后
繼續保持健康!





↑上一篇:成年人有什么疫苗值得打?這份『成年人疫苗接種指南』請收好

↓下一篇:心口痛到底是心痛還是胃痛?醫生建議先考慮心臟再考慮胃

欧美专区 在线视频,欧美专区第44页,欧美专区第八页一区在线播放,欧美专区另类专区手机在线,欧美专区日韩专区综合专区